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金东淑
打造“红色文化长廊”,设置适老化靶向设施, 彩色步道贯穿整个小区……一个个老旧小区完成华丽变身。今年,大连老旧小区计划完成改造1100万平方米、惠及居民15万户,截至目前,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90%。
中山区打造“红色文化长廊”
今年,中山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楼体346栋、居民1.2万户,改造范围涵盖4个街道共10个小区。
在对桃源街道环山社区高家屯45号小区的改造过程中,中山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,利用小区内闲置土地,打造“红色文化长廊”,构建多功能空间。
在推进军产老旧小区改造方面,中山区形成最强合力。桃源街道舰院小区军产房数量多、改造工程量大,中山区与军产单位进行对接,把改造的重心放在消除消防隐患、维修房屋渗漏、修复路面破损、科学规范停车位等居民关切的工作上,高标准共建美丽家园。
西岗区加强适老化及适儿化改造
今年西岗区改造老旧小区27个,涉及409栋楼宇。主要进行了老旧房屋综合改造、楼院基础设施改造、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。
改造中,西岗区注重大到整个片区总体居住环境提升,中到特色楼院城市记忆主题小品雕塑,小到拥有社区片区自己专属的LOGO标识,让居民全方位感受自家小区的变化。
在白云街道莲花社区改造过程中,加强“一老一小”等适老化及适儿化改造方面,实施并设置了适老化靶向设施,按摩路、环步道、无障碍坡道、防失智康复器械等,让居民切身感受到生活的便利。在适儿化方面则设计了云朵座凳、涂鸦矮墙、卡通图案铺地等内容。让老人和孩子在室外环境有地可去、有地可留、有地可息、有地可玩。 巢湖区县网
沙河口区改造工程全部完工
截至目前,沙河口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部完工,涉及辖区7个街道25个小区。改造通过房楼体保温、交通疏理、环境提升、设施更新和服务提质五方面,针对性解决小区“房屋透寒、配套设施匮乏、停车位不足、布局不合理”等诸多问题,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。改造后的小区从颜值到功能全面提升,楼体外立面整齐划一,道路划线干净清爽。另外,还根据小区特点及居民需求,新增彩绘活动场地、凉亭、休闲座椅、连廊等,为居民闲暇之余提供休憩放松的场所。
甘井子区将“花园景观”搬进小区
截至10月8日,甘井子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基本完工,345栋楼“旧貌换新”,15124户居民“乐享新居”。
改造后的甘井子区泡崖街道岭西社区泡崖小区示范区,楼院道路平整宽敞,彩色步道贯穿整个小区,在停车场周边和边角地建设绿化隔离带及景观小品,让小区重焕生机、活力满满。小区还配置了共享充电桩,新装太阳能路灯、智能健身器材、儿童滑梯、秋千和休闲座椅。漫步在小区内,居民可以推窗见绿,出门进园,抬头赏景,移步闻香。
据了解,今年甘井子区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有三个关键词:节能环保、全龄共享、推门见绿。
在节能环保方面,楼体外墙立面采用环保涂料,结合原有建筑风格,搭配颜色,让建筑物焕然一新,保证功能改造的前提下美化环境,增加城市观赏性。
在全龄共享方面,改造并实现了9处口袋公园建造,深入挖掘不同年龄段的活动习惯与需求,进行适老适幼的系统设计,增设健康有氧步道、主题口袋公园及微空间改造。 铜陵民生网
在推门见绿方面,拆违增绿、留白植绿,漫步在甘井子旧改小区内,俨然将花园景观搬进了小区里。